不得志短语,不得志不如意是什么词?
一、不得志不如意是什么词?
①
不如意——1.不符合心意。
2、指不符合心意的事情。 近义词: 不如志——不合心意。
不中意——不合意;不称心。
不得意——不如意;不得志;不称心。
不得志——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。
不得劲——1.不顺手;使不上劲。
2、不舒适;不合意。
3、方言。不好意思。
不满意——1.意愿得不到.满足
②
“不得志”和“不如意”都是具有动词性质的偏正短语。
二、与民由之,之的用法?
“与民由之”的“之”的用法:代词,指代“它”(得志之后获得的成效、及经验……)。出自《孟子》:“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译文:
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“仁”里,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“礼”上,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“义”上。能实现理想时,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;不能实现理想时,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。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,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,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,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。
《孟子》是儒家的经典著作,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。最早见于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此书,孟子之所作也,故总谓之《孟子》”。《孟子》被南宋朱熹列为“四书”(另外三本为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)。
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孟子》十一篇,现存七篇十四卷。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,260章。相传另有《孟子外书》四篇,已佚(今本《孟子外书》系明姚士粦伪作)。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、教育、哲学、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。
三、路漫漫亦远兮文案短句?
1、人生如行路,一路艰辛,一路风景。人格是一种力量,魅力是一个磁场。
2、一条银线似的长蛇小道,隐而复见,断而再连。
3、路还很长,我必须要勇敢的面对,而不是一味的回忆昨天,回忆小时候的无忧无虑。
4、即使道路艰难,路途遥远,依然不悔。
5、一条歪歪斜斜的细路,是贪走便道的人,用鞋底造成的。
6、在人生这条路上,想要走下去,就必须学会放下一些东西。
7、梦是甜的,路是长的,我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,进行着我们的人生。
8、大路紧贴着广袤的、满布小麦残根的田地,像波动的衣服上的一条皱纹。
9、每天清晨人们都急匆匆的走在不同的路上,我也随着人流千遍一律的走着同一条路。
10、天很黑,路很滑,我怎么走进你心里?
11、山路蜿蜓地围着大盘岭,有如几条圈带。
12、然而这不是我想要的,但又不得不走的路,就像每天上学放学一样。
13、所有艰难的路,不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吗?
14、铁路顺山势划一弧线凌空而过,似巨弓满拽,又似长虹横贯。
15、我该走向哪条路,又能走上哪条路呢?
16、公路上,车水马龙,川流不息。
17、铁路夹在两行触天的杨树当中。笔直笔直地流向前,流向前,一直通到天边。
18、走在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路上,我思考着也该有一条自己的路了。
19、我不知道将去何方,但我已在路上。
20、许多岔路,就像把捉住的螃蟹从网里放了出来,向四面八方的跑着。
1、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——《离骚》
想到草木不断飘零凋落,担心美人会到迟暮之年。时光无情,美好事物的逝去更令人感伤。屈原担心随着时光的流逝,功业未成,时不我待。
2、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——《离骚》
长长地叹息而掩面拭泪,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。
3、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——《离骚》
我真心爱好修身洁行,即使死多次也不会后悔。《孟子》曰: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古代士人将内心的最高坚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。
4、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——《离骚》
道路远又长,我将上天下地地求索(理想)。这种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,至今仍感染着世人。
5、不吾知其亦已兮,苟余情其信芳。——《离骚》
人们不了解我也就罢了,只要我内心确实是美好的。《论语》曰: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别人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,要看淡别人的误解,只要自己问心无愧,足矣。
6、民生各有所乐兮,余独好修以为常。——《离骚》
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,我独自爱好修饰以为常。君子慎独,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。
7、虽体解吾犹未变兮,岂余心之可惩。——《离骚》
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变,我的心难道会因受创而改变吗!
8、沅有茝兮澧有兰,思公子兮未敢言。——《九歌·湘夫人》
此句为情语。沅水芷草绿,澧水兰花香,思念你却不敢说出来。
9、时不可兮骤得,聊逍遥兮容与。——《九歌·湘夫人》
良辰美景不可多得,我姑且快活逍遥尽情享受欢乐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珍惜难得的欢乐时光,该享乐时就痛痛快快地享受。
10、愁人兮奈何,愿若今兮无亏。固人命兮有当,孰离合兮可为。——《九歌·大司命》
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,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。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长短,谁又能奈何得了悲欢离合?此句道出人生常态。
11、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——《九歌·少司命》
悲伤莫过于生而别离,快乐莫过于新相交知己。
12、怨公子兮怅忘归,君思我兮不得闲。——《九歌·山鬼》
心里抱怨公子(还不来赴约),我因此而忘了要回去,可能是您思念我却没有空闲。此句将女子的心思描摹得细腻真切,深一层意思是屈原借山鬼以自比,以失约的情人来比喻楚王,哀叹自己的郁郁不得志。
13、山中人兮芳杜若,饮石泉兮荫松柏。——《九歌·山鬼》
赞人之语。山中的那人像杜若一样芳洁,喝山泉,住在松柏林中。
14、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。——《九歌·国殇》
此身虽然死亡,但精神则永远不灭,你刚强的魂魄在死后是鬼中的英雄。《国殇》为悼念楚国沙场阵亡士卒之诗,此句表达了对他们的赞颂之情。
15、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——《九章·哀郢》
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,狐狸死时那个头总是朝着它出生的地方。人对故乡故国的眷恋和牵挂,几乎是一种本能。
16、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齐光。——《九章·涉江》
我和天地一样长寿,与太阳和月亮一齐放出光芒。屈原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,但他坚信自己的品德和治国理想是正道,内心坚守而忍不住赞美它。
17、苟余心之端直兮,虽僻远其何伤。——《九章·涉江》
只要我的是端方正直的,即使身处僻远又有什么妨害呢?“心远地自偏”,身的距离并不是心的距离。屈原身处虽远,但品德端正、心系国家,始终未变。
18、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,固将愁苦而终穷。——《九章·涉江》
我不能改变自己志向去顺从世俗,当然会愁苦终身而不得志。
19、善不由外来兮,名不可以虚作。——《九章·抽思》
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,美名是不能虚伪造假的。
20、芳与泽其杂糅兮,羌芳华自中出。——《九章·思美人》
芳香与污秽混在一起,芳花总会十分卓然自显。即使身处污秽环境,只要自身品格好,就不会被埋没,反而会被衬托得更加出彩。
21、苏世独立,横而不流兮。——《橘颂》
远离世俗而独来独往,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。屈原不仅仅是心志高洁,明辨是非正恶,更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。
22、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;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;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——《卜居》
尺有它不足的地方,寸有它的长处;物有它不足的地方,智者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;卦有它算不到的事,神有它无法显灵的地方。
23、世溷浊而不清,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。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。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——《卜居》
世道浑浊不清,把蝉翼当成重物,千钧当作轻的。黄钟被砸烂并被弃置一边,却把泥做的锅敲得很响。有才德的人名声不显,谄媚阿谀的小人却居高位。
24、悲哉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——《九辩》(宋玉)
此句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,秋气肃杀,易勾人感伤悲凉之情。
25、何方圆之能周兮,夫孰异道而相安?——《离骚》
方和圆怎么能相合,主张不同又怎能彼此相安?道不同不相为谋,正直与谄媚之人不能安然相处。
26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——《离骚》
早上喝木兰上坠落下来的露水,晚上吃落下的秋菊。以两物来比喻自己志向高洁。
27、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——《渔夫》
世界都是浑浊的,而只有我是清白的;所有人都醉了,只有我是清醒的。屈原的感叹之语,哀叹世风浑浊,世人昏昧。然而细思之,世人未必都看不清,有人只是佯装醉态,随世态变化而与世推移,如诗中的渔夫。只是屈原为绝不妥协之人,这两种选择,因人而异,与性格及人生追求有关,见仁见智。
28、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——《渔夫》
此为渔夫对屈原所说的话。意思是,通达事理的人不被客观时势所拘泥,而能顺应世道变化,应时而变。
29、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——《渔夫》
刚洗了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,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上的灰尘。屈原用此来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,不能忍受尘世之污垢。
30、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——《渔夫》
沧浪江的水清澈啊,可以洗我的冠缨。沧浪江的水浑浊啊,可以洗我的脚。这是当时的一首民间歌谣,被渔夫引用,来说明外界环境难以改变,但人要顺应世道,应时而变。
③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四、形容老人的字或词?
形容老人的字或者词如下,老态龙钟,老当益壮,鹤发童颜,返老还童,人老心不老,白发苍苍,满头银丝,步履蹒跚,满脸皱纹,老年斑,老来得子,老糊涂,人老珠黄,耳聋眼花,老眼昏花,人老色衰,两眼混浊,老年痴呆,老年孤独,终老,养老送终,人老耳聋眼花等都表明人老了。
最美不过夕阳红。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,很多老年人退休了,都有退休金,每天就是溜溜弯儿,下下棋,还有的跳跳广场舞每天活的有滋有味儿,有些时候特别羡慕他们,但最让人羡慕的就是相扶到老的那种爱情,执子之手,相伴到老,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
容光焕发、老骥伏枥、宝刀未老、鹤发童颜、老当益壮
1、容光焕发
白话释义:脸上的光彩四射。形身体健康、精神饱满。
朝代:清
作者:蒲松龄
出处: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妆毕;容光焕发。”
翻译:打扮化妆完,脸上的光彩四射
2、老骥伏枥
白话释义:比喻人虽年老,仍有雄心壮志,也形容人虽然年老,但身体依旧健康
朝代:三国
出处: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诗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”
翻译: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,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
3、宝刀未老
白话释义: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,不减当年。
朝代:明
作者:罗贯中
出处: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忠怒曰:‘竖子欺吾年老!吾手中宝刀却不老。’”
翻译:黄忠生气的说,小气想欺负我年老,我手中的宝刀可不老。
4、鹤发童颜
白话释义:白白的头发,红红的面色,形容老年人气色好,有精神。也说童颜鹤发。
朝代:唐
作者:田颖
出处:田颖《玉山堂诗文集·梦游罗浮》:“自言非神亦非仙;鹤发童颜古无比。”
翻译:说他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,鹤发童颜自古以来无人能比
5、老当益壮
白话释义: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,干劲更大。
朝代:南宋
作者:范晔
出处:范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;穷当益坚;老当益壮。”
翻译:大丈夫的志气,不得志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,年老的时候应当越发豪壮
五、牛马成群是成语吗?
牛马成群不是成语。
正确成语有:牛马风尘,三五成群。
【成语】: 牛马风尘
【拼音】: niú mǎ fēng chén
【解释】: 牛马被置于风尘里。比喻人正处于不得志的时候。也形容人奔走于道途,非常劳累。
【出处】: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牛马风尘,暂屈何忧,刀笔吏丞相根由;人笑骂,我不羞。”
不是。
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固定短语。
六、求很唯美古典的5子短句?
1、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。
——韦庄· 《菩萨蛮》
很久以前,初读韦庄的“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”,感到惊艳无比,爱不释手,触动了我对春天所有美的想象。仿佛已置身游船画舫之中,在碧绿的春水中随波容与。那种空灵、清丽的诗境,光是想想,都让人沉醉。
冯正中《南乡子》词曰“
细雨湿流光
”,虞集《风入松》词曰“
杏花烟雨江南
”,俱不及“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”动人。
因为它除了诗境的唯美,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。“细雨湿流光”只是写景之真,并没有让人代入进去。而“杏花烟雨江南”只是高度概括了江南的景色,只是唯美意象的组合。
2、卧迟灯灭后,睡美雨声中。
——白居易· 《秋雨夜眠》
两年后,当我读到白乐天的“睡美雨声中”,那一刻真的体会到,什么叫做“美哭”。
同样是听雨,同样让人代入,白乐天之所以让我觉得美哭,实在是因为“秋雨夜眠”,离生活太近了,富于生活气息,有太多无尽的遐想。
“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”我们可以体会到,却不能亲自体验,
许昂霄
也说:“此情此景,生长雍冀者,实未曾梦见”。
而“秋雨夜眠”则是很多人都曾体会过的生活经历,
我们当初都不以为美,或者意识到了,却没说出来,白乐天一语道破,自然让人心魂俱醉。
3、“沧海之雀赤翅鸿,白雁随,山林乍开乍合,曾不知日月明。”
关于乐府,我们熟读了《古诗十九首》、《上邪》、《白头吟》、《有所思》,你以为古人都囿于人间情事,当读到《上陵》时,却突然发现古人还有这样的想象力,这样的神奇和绚烂。
4、欧阳修有诗云:“
无风水面琉璃滑,不觉船移。
”造境和下语皆妙,但看到王褒的“
孤舟隐荷出,轻棹染苔归。
”则深为叹服。一“隐”、一“染”字,将意境渲染得空灵而朦胧。
5、岁华一任委西风,独有春红留醉脸。
——秦观·《木兰花》
相比“夜月一帘幽梦,春风十里柔情”,此句更极尽缱绻温柔之能事。
6、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。
——杜甫·《登楼》
你知道杜工部的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的雄壮博大,却不知他的《登高》有诗云:“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。”
7、何处有相知,羡他初画眉。
——牛峤· 《菩萨蛮》
8、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拚却醉颜红。
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。
——晏几道· 《鹧鸪天》
这首词是小山的压卷之作!语言华美婉丽,空灵雅致,音韵流畅,随情而变。
乃宋词名篇,前人评价极高!
9、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。
——郑燮·《山中雪后》
历来写梅花有写貌、写神之分,此诗即写神也。
此时江南江北大雪纷飞,此句何其应景?
我以前说过:
古典诗词是一个一生不愿醒来的春梦。
现在,我要说:
古典诗词,有一种可贵的力量,那就是让人心不死。
10、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——辛弃疾·《青玉案》
因为含蓄之深,所以很多人把它当爱情诗。
这是他青年时期的作品,南归宋朝已十年。他怀着满腔的热血和雄心壮志,冒着那么大的风险,投奔赵宋,朝廷却对他任而不用,纳而不信,此心的愤恨、忧虑、焦灼自然深沉。但他骨子里,是个孤傲的人,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,也不会趋炎附势,绝对是同时代人里的清流。
所以在这首词里面,他表达了自己内心清冷孤高、不同流俗、淡泊自持的心态。
言不能言,不想言之事。梁启超评之曰:“自怜幽独,伤心人别有怀抱。”
11、谁教岁岁红莲夜,两处沉吟各自知。
——姜夔· 《鹧鸪天·元夕有所梦》
一往情深,九死亦无悔矣。以清健之笔写情语,自成高格。
12、直遣麻姑与搔背,可能留命待沧桑。
——李商隐· 《海上》
周汝昌曰:“保容以俟悦己,留命以待沧桑”。
如果你是女子,你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美好?你有没有珍重爱惜自己的美好?你对你自己的美貌、才能和优异,有没有珍重、爱惜?如果有,你愿意把你的才能你的优质托付、交给一个什么样有价值的男子呢?
如果你是男子,你对你的才华,你的青春和抱负,有没有珍重爱惜。你愿意把你的人生托付于什么样的理想呢?
13、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——《苏轼·定风波》
年少时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,总觉得很有诗意,很潇洒。
后来才明白,人生在世,无所谓风雨,也无所谓阴晴,才是真正的潇洒。
14、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——苏轼· 《定风波》
不仅让人懂得要随遇而安,更要懂得坚守本心。
初心不忘,此心即安。
15、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
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
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
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——陶渊明· 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
“托身已得所,千载不相违。”
他表面写的是自己种豆的日常,其实表达是自己坚守内心的理想,不随俗同流的心性和品格。
后世的王摩诘评判他蠢,不懂得变通。
可是我想对王摩诘说,不是每个人都甘愿逢迎,对现实妥协的。
16、眼穿当落日,心死著寒灰。
所亲惊老瘦,辛苦贼中来。
——杜甫· 《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律·节选》
至德二载四月,唐肃宗朝廷迁至凤翔,沦陷在安禄山叛军中的杜甫,经过精心的准备,当月由长安的金光门逃出,走小道奔至凤翔,投奔宿宗。
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,杜甫因为忧国思亲,变得又老又瘦,亲友见到都十分吃惊。
我为什么选这句诗,因为它让我突然之间就开始心疼杜甫,特别的难受,我突然之间就理解了杜甫。
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
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”
“喜心翻倒极,呜咽泪沾巾。”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......”
他的一生,也许凄惨不得志,也许碌碌而无为,但这不怪他。他已经把自己的满腔热血,付给了祖国和人民,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,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家人亲友的思念和牵挂......
也许杜甫的一生,在今天的人看来,是不成功的一生。但他无论再人生的理想和品格上,还是个人的婚姻家庭,都值得我们学习,并为之敬仰。
他没有辜负时代,是时代愧对于他。
至此,缅怀永远的杜甫。
未完·待更
关注我吧,带你去往遥远海域、广阔星辰。
七、谪字怎么念?
“谪”,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,普通话读音为zhé,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谪”的基本含义为谴责,责备,如众人交谪;引申含义为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,调往边外地方,如谪迁、谪降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谪”也常做名词,表示被罚戍边的罪人。
拼 音 zhé 释义:
1、谴责,责备:众人交~。
2.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,调往边外地方:~迁,~降(jiàng),~戍,~居,贬~。
3、变异:“庚午之日,日始有~”。
出处: 徙谪实之初县。
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善言无瑕谪。
——《老子》 词组: 1.谪守[zhé shǒu] 因罪贬谪流放,出任外官或守边。
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自非大逆手杀人者,请原其命,谪守边戍。
” 宋 范仲淹 《岳阳楼记》:“ 庆历 四年春, 滕子京 谪守 巴陵郡 。
”
2、迁谪[qiān zhé] 贬官
3、谴谪[qiǎn zhé] 亦作“ 谴讁 ”。贬降。《周书·李贤传》:“ 武成 二年,除 江州 刺史。既被谴谪,常忧惧不得志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纳谏》:“ 陆爽 以为陛下今虽容之,恐后阴加谴讁,所以反覆自陈,意在於此,不足为怪。
4、贬谪[biǎn zhé] 官吏降职并调往远方就任
5、逋谪[bū zhé] 指流配谪放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中》:“自今逋讁之家,及罪应质作,若年有老小,可停将送。”
6、祸[huò zhé] 指祸适。
7、谪归[zhé guī] 因罪革职回乡。
8、谪发[zhé fā] 亦作“讁发”。责过罚恶。《列子·力命》:“穷年不相讁发,自以行无戾也。” 杨伯峻 集释:“讁谓责其过也,发为攻其恶也。”
9、谪置[zhé zhì] 因罪而徙置。
10、谪所[zhé suǒ] 被贬谪后所居之处。
